古人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 古代女子读书为何那么难

2022-07-17 11:59:32阅读:203来源:历史网
标签:
广告id2-600x50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女子读书,接下来跟着历史记小编一起赏识。女子无才便是德,古代女子想要读书,为何那么难?

  明代文学家、画家陈继儒的《安得长者言》中,有这样一句广为人知的话:

  “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句话,似乎给封建的古代定了基调,就是女子不能读书,没有才反而是德。

image.png

  女子不用读书,这算是古代的传统了,早在先秦时期,男子到了年龄就可以去上学,而女子则要在家学习“四德”。清代文学家、戏剧家李渔曾说:

  “女子无才便是德,言虽近理,却非无故而云然。因聪明女子失节者多,不若无才之为贵,盖前人愤激之词。”

  实际上就是解释了,为何古人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其实女子有才,并不代表她就有德,古人认为女子如果有才,往往更容易做出失节之事,所以不要求女子有才,而是要求她们有德,因此才要学四德,即“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妇德就是指女子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妇言是指女子应当时刻注意的言行举止;妇容指的是女子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妇功便是指女子在家要担的责任,比如相夫教子之类的。《礼记》中记载:

  “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

image.png

  虽然古代社会要求如此,可女性不是没有思想的,大多数女性,还是想要学知识,成为有才之人的。在这大多数女性中,又有大部分,最终仍然屈服于古代的封建教条中,只有绝少部分,敢于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

  比如东汉和帝的皇后邓绥,她从小就很爱读书,据史书记载其:

  “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

  可以说除了读书,邓绥再没有其他爱好,可她的母亲却看不下去。她的母亲认为,身为一名女子,就应该学好女红,将来相夫教子。没办法,邓绥只好白天学女红,晚上再读书。

  都说唐代是个开放的朝代,然而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唐代对于妇德的重视更加深刻。唐代出了许多有名的诗人,比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昌龄等等,但这些男诗人中,就有主张“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人。

image.png

  其中有一个就是李商隐,他极力反对女子有才,甚至主张女子不应该识字,他认为:

  “妇人识字即乱情,尤不可作诗,诗思不出二百里。”

  在李商隐心中,女子是不该识字的,那么该学什么呢?他也做出了解释:

  “习女工,议论食,温良恭俭,修饰容仪,学书学算,小心软语,闺房贞洁,不唱词曲,闻事不传,善事尊长。”

  可见女子想要在古代读书识字,成为一个才女,同时得到世人的肯定,是非常不容易的。但讽刺的是,李商隐反对女子识字,他自己却喜欢才女,他的妻子就很会作诗。当李商隐离家时,夫妻二人还会写诗表达相思之情。

  宋代初期,对于“女子无才便是德”愈发推崇,但此时有许多文人,已经开始赞同女子读书了。比如光就认为:

  “然则为人,皆不可以不学,岂男女之有异哉?”

  因此两宋时期,渐渐多了些女才子,像李清照唐婉蔡文姬卓文君等等。

image.png

  女子无才便是德,古代女子想要读书,为何那么难?实则就是整个社会风气造成的,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女子就算有了学识,也起不到多大用处,因为她们的主要责任,就是待在家相夫教子,养家的责任都是交给男性的,话语权也归男子。这种社会现象,便造成了李商隐的“双标”。

  但随着这种封建思想的覆灭,女子渐渐可以按照自己心意而活,可以自由恋爱,可以读自己喜欢的书,甚至到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地步。到了今天,女性已经不止能顶半边天了,在许多重要行业中,女性往往比男性更加出彩,她们不仅可以养活自己,甚至可以轻松养家。

  (参考文献《礼记》《周礼》《后汉书》《简谈宋代女性教育问题》等

  

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广告id20-300x250
历史解密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