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明知自己大祸临头命不久矣,为什么不造反?

2021-03-23 10:50:13阅读:415来源:历史网
标签: 年羹尧 清朝
广告id2-600x50

很多人通过各种门类的视剧对清代名将年羹名字非常熟悉,知道他曾经立下赫赫战功,也知道他曾经功高盖主,飞扬跋扈不可一世,这些都是符合史实的。不过在许多电视剧中,为了突出清朝皇帝的英明,把年羹尧发迹也归功于雍正皇帝,最后把这位名将描述成为一个忘记知遇之恩的小人,则并不符合事实。

年羹尧在康熙时期,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虽然其父在清朝曾位列工部侍郎,但是年羹尧却是靠读书自己考中了进士,并且一步步升任内阁学士。康熙四十八年,年羹尧刚满30周岁,康熙皇帝亲自提拔他作四川巡抚。这个时候,他已经与自己父亲平级。如果说此前他的官场生涯还有一点点家族作背景的原因,那么此后年羹尧的成就就完全依靠自己的才华了。

年羹尧明知自己大祸临头命不久矣,为什么不<a href=https://www.lishiji.cn/lishi/6868/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造反</a>?

早期的云贵川藏很多地方承袭了元代以来的土司制度,地方上有很多强悍的生番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常有不臣之心。但是年羹尧在当地施政开明,强力镇压了生番造反,这为后来巩固对川藏地区的控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算是年羹尧对历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之一,为雍正皇帝后期实施改土归流打下了基础。

康熙晚年,四川和西藏地区不断叛乱,年羹尧迎来了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多次击退实力强劲的准格尔汗国的入侵,这个时候年羹尧被授四川总督和四川巡抚。清朝实施行省制,地方上军政财务大权分离,自从元明清地方实施行省制度之后,非皇亲国戚能够统揽地方军政大权的人少之又少,而年羹尧完全凭借自己的功劳和实力一步步实现了大权独揽。

康熙六十年,风烛残年的皇帝升年羹尧为川陕总督,年羹尧从此对整个西部地区开始形成全面的影响力,在治理青海期间,年羹尧利用当地土司之间的盾对这些相对独立的势力进行分化,很好的化解了边境危机。康熙临死前十四皇子允禵担任大将军,统领三十万。康熙死后,年羹尧对雍正的支持很好的防备了手握兵权大将王允禵争夺帝位。

雍正元年,发出上谕:“若有调遣军兵、动用粮饷之处,著边防办饷大臣及川陕、云南督抚提镇等,俱照年羹尧办理。”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蒙古以南直到云南,山西以西的地方,半片国土,都已经在年羹尧的治下,而且兵粮政务一手抓,不再被分权,而这种权力,自从北宋之后,在异姓地方大员中是绝无仅有的。

一年后雍正指挥大军在青海击溃了由准格尔部、西藏土司共同支持的罗卜藏丹津,威震西北。我们看到,年羹尧的崛起固然有康熙和雍正赏识的因素在其中,但是他能够从一个科举进士一举成为手握半个国家军政大权的大将军,个人的才华和能力是最基本的保证。

年羹尧明知自己大祸临头命不久矣,为什么不造反?

此时的年羹尧权势通天到了什么程度呢?当雍正二年他进北京见皇帝时,下令直隶总督在路边跪迎自己,而且年羹尧根本不下马,蒙古王公本来是清皇室都要礼让的,年羹尧却要他们对自己下跪。最要命的是,雍正的叔叔辈和其他亲王贝勒见了年羹尧之后要向年羹尧下马问候,而年羹尧则在马上理都不理。

这个时候,雍正皇帝开始对年羹尧产生了戒备心理,雍正三年更换了年羹尧的大批亲信职务,并且把年羹尧调为杭州将军,并在当年将他赐死。

然而年羹尧手握整个西部的军政大权,统帅的军队也都是能征善战的,战斗力远远胜于皇帝的军队,当身败名裂的结局靠近时,为什么没有选择造反呢?

事实上从后来雍正对年羹尧的处理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些端倪,本来朝臣们在看到年羹尧倒台之后,罗列了九十二条大罪,足够年羹尧满门抄斩了,可是最后皇帝却只杀了他的儿子年富,而年羹尧的父兄只是被剥夺了官位,年羹尧其余的家属最严重的也只是发配,并没有被杀。

年羹尧常年在外统兵,整个家族却并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如果年羹尧起兵造反,能否成功且不论,全家被杀是毫无疑问的。即便是年羹尧能够凶狠果断一些,不顾自己的家人毅然造反,可是他手下的将领们家属却依然控制在皇帝手中,兵卒主力更是以八旗为主,家属都居住在北京和直隶,虽然年羹尧权势滔天的时候他们跟着胡作非为,但是一旦交战,多数人还是会想到自己的家人,不会真心跟随年羹尧造反。

年羹尧明知自己大祸临头命不久矣,为什么不造反?

另一方面,从顺治到雍正,清廷治理国家已经七十多年,虽然入关早期有诸多杀戮,但是此时天下已经太平,普通老百姓厌恶战争,并不存在造反的条件。从这两个方面去看,年羹尧虽看似拥有了西北王的权力,可是却不存在任何造反的条件。

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广告id20-300x250
历史解密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