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曹植真的是一个徒有其表,失败的政治家?

2021-10-15 17:18:39阅读:547来源:历史网
标签:
广告id2-600x50

  每当一提起曹植总会想起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世人对曹植的印象似乎大多只存留于这七步成诗的典故之上。

  曹植,字子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南朝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image.png

  曹植在文学上的建树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洛赋》《白篇》《七哀诗》等均是他的代表作品。曹植是一个非常具有少年气的人,前期落拓不羁,恣情随性,后期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爱恨和取向,这一切都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窥得端倪。

  曹植原先备受父亲曹操宠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世子,因而招致了兄长曹丕对他的嫉恨。

  曹丕登基之后,曹植的身份从汉臣转变成了魏臣。

  开始的两年里,曹丕让曹植写诗文论证魏国的正统性。彼时的曹植仍对兄长怀抱有一丝期待,希望自己能有建功立业,还天下安宁的机会。黄初四年,曹植似乎终于认清了兄长的本性,上了《上先帝赐铠表》和《献文帝马表》这二表,既是讽刺,也是自我放弃。

image.png

  由此可见,曹植并非是不想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而是空有政治嗅觉,却无法和当政者达成一致观念。

  在其后期的作品《野田黄雀行》中,曹植恣意的少年气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建安二十五年,曹丕继位掌权,杀了曹植的至交丁仪、丁廙,曹植却无力相救。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在幻想的心境中求得心灵的解脱。

image.png

  明代谭元春在《古诗归》里给予了《野田黄雀行》这样的评价:“无君子心肠,无佛行径,无少年意气,而长于风雅者,未之有也。”

  黄初七年,曹丕病逝,他的儿子曹叡继位。已经35岁的曹植又开始上书,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用。然而有其父必有其子,曹叡也同他的父亲一样,并未给曹植任何施展才华的余地,曹植也无可奈何,只得潜心著作,研究儒家经典。

  太和六年11月,终不得志的曹植在忧郁中病逝,时年41岁。

  而在策略游戏《卧吟》中,曹植作为魏国专属的强力紫将,以另一种形式“完成”了自己一生所追求的理想。

  

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广告id20-300x250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