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一个才能超过品德的人!孔子是怎么评价他的?

2021-03-03 09:38:18阅读:425来源:历史网
标签: 春秋 管仲
广告id2-600x50

管仲,又叫管夷吾春秋齐国颍上人。少年时,家境贫寒,曾和鲍叔牙合伙经商,获利后,他拿得最多,鲍叔牙大度每次都谦让,因此二人成为至交。

后来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齐桓公)与管仲支持的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时,曾射齐桓公,仅中勾带,齐桓公假死逃生,夺得王位。

公子纠夺位失败身死,管仲被俘,经鲍叔牙举荐,齐桓公尽释前嫌任为上卿,尊称“仲父”。在齐国理政时,以“尊王攘夷”号召各诸侯国,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管仲:一个才能超过品德的人!<a href=https://www.lishiji.cn/lishi/1921/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孔子</a>是怎么评价他的?

他曾说过:“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一直被后世捧为治国名言,因其远见的卓识和丰硕的功绩,管仲也被称为“春秋第一贤相”。

后世对管仲的评价相当高,就拿在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汉诸葛丞相来说,也把管仲当作自己人生的目标来看待。

人无完人,管仲治理齐国被人们称作“仁”政,但其私德、人品常常被人所诟病。儒家圣人孔子曾经和弟子讨论过管仲的品德。

管仲:一个才能超过品德的人!孔子是怎么评价他的?

私德有亏

1、子曰:“管仲小气哉!”或曰:“管仲俭乎?”

《史记》记载,鲍叔牙跟管仲一起做生意,鲍叔牙出的本钱多,每次获利后管仲却要拿大头,理由是他家穷,有老母要供养。后来位居相位,权倾齐国,生活奢侈、甚多,在被人指责时,他一本正经地说是在为君主承担恶名。

2、“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也?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管仲:一个才能超过品德的人!孔子是怎么评价他的?

在齐桓公当上齐国国君后,杀死了与他争夺王位的公子纠,公子纠的两名心腹大臣,召忽自杀成仁,管仲没有自杀,反而去帮助逼死自己主公的敌人。这种行为,在崇尚春秋大义的时代,是被人所不齿的。

以上看来,孔子对管仲的否定性评价,主要表“俭”与“礼”两方面,按儒家的说法,管仲是一个才能超过品德的人。

但是,对于像管仲这样伟大人物的评价不能停留在为人道德这一方面,正如曹操,后世白脸奸臣形象、“乱世枭雄”的评价,并不能掩盖其是三国第一君主的史实,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已经是三国人物的最高评价了!

换而言之,管仲在人品上确为小人无疑,但在辅佐齐桓公成立春秋霸业时的丰功伟绩,才是后人值得瞻仰的模范,因为这个理由,没有必要苛责伟人的小节。

管仲:一个才能超过品德的人!孔子是怎么评价他的?

名臣楷模

孔子在否定了管仲的品德瑕疵的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他的丰功伟绩——“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当时的历史背景,管仲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霸主,联合中原诸侯国“尊王攘夷”,北伐山戎,西征夷狄,南拒楚国,使得中原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生活富足。

孔子说,要是没有管仲,我们都会披散头发(蛮人的形象),左开衣襟(蛮人的服饰),成为蛮人统治下的老百姓了。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管仲的治国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

管仲:一个才能超过品德的人!孔子是怎么评价他的?

1、他主张国家法治,全国百姓上下贵贱都要守法,赏罚功过都要依法办事。他认为国家治理得好与坏,根本在于依法治国。

2、管仲非常重视发展经济,他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就是国家的安定与不安定,人民守法与不守法,与经济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管仲思想中还有不少现在看来容然值得借鉴的可贵之处,如他主张尊重民意,他说“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用一句更出名的话来解释,就是“千古一帝太宗李世民与明相魏征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典故,意思是说统治者如船,老百姓如水,水既能让船安稳地航行,也能将船推翻吞没。是用来警示统治者用心爱民的执政理念。

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信息
猜你喜欢
广告id20-300x250
风云人物最新文章
精华推荐